網頁

2011-05-17

人生的追尋來自思考生命的意義

看到「父親的眼淚」、「悲傷的療癒是重新出發的力量」兩篇文章,深深被主人翁的真情流露所吸引。雖然他們面對父親的角度那麼不一樣,但內心的情感卻一樣真摯、一樣動人。

兩位主人翁看起來都在追憶父親,然而「父親的眼淚」不只是父親的眼淚,更是作者在父親的眼淚中,思考人與人的關係,以及人生最終必須面對的自己的死亡。

梓潔看起來用一種又一種的方式,從四千字的散文到執導自傳式的電影,跨越她與父親的鴻溝;也用了一年又一年的時間,療癒內心的悲傷。最後,與父親、故鄉的和解,化為重新出發的力量。

兩位主人翁面對的,其實是自己。一位透過父親的眼淚,思索生命的終極意義,探求生命何所從來、何所從去;一位透過父親的追憶,與自己和解,越過自己內心的鴻溝,再度跨上人生道路,重新出發。

我覺得,這才是生命傳承的所在。如果不能從人與人的互動,觀察他人及自己的生命,再醉心歌詠「生命如此生生不息」,結果將只是讚歎「父母生下子女、子女承襲姓氏」這樣的表相循環而已。子女再有什麼樣的士農工商成就,與父母的路再怎麼看似不同,結果仍然只是重複一次父母已經走過的人生路:生老病死、愛恨情仇、吃喝拉撒、渾渾噩噩、昏眛而終……

這正是這兩篇文章令人讚歎的地方。透過他們的文字,省思我們自己的人生。

3 則留言:

  1. 您好~很喜歡您寫的文章,確實另人省思。
    請問我能否轉貼您網誌裡的文章,在我的Facebook上分享呢?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小徑上拾起了一片葉,喜歡就帶回去唄~ 謝謝Jammy的來訪,更謝謝您的分享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啊,忘了謝謝Jammy的鼓勵!格友的鼓勵,是繼續執筆的動力~^^

    回覆刪除

親愛的朋友:歡迎留下足跡。非Google帳號留言,請選擇:「發表留言的身分」→「名稱/網址」→「張貼留言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