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騫,何許人也?光看名字大約有些許陌生,要是提示一下「單衣順母」的二十四孝故事,輪廓就清晰多了:
「閔子騫兄弟二人,母死,其父更娶,復有二子。子騫為其父御車,失轡。父持其手,衣甚單,呼其後母兒,持其手,衣甚厚溫,即謂其婦曰:『吾所以娶汝,乃為吾子,今汝欺我,去無留!』子騫:『母在一子單,母去三子寒。』」《劉向‧說苑‧閔子騫單衣記》
孔子聽到這個孝行,稱讚他的學生說:「孝哉閔子騫,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。」──何等孝順啊!子騫!別人因此不會去批評他的後母和兩個兄弟。《論語‧先進》
一般人聽到這個故事,多會稱讚子騫的孝心,完成一家和樂天倫。可是,如果你曾在北國的雪地待過,就會知道子騫的可貴不只於此。
子騫連御車都只身著「蘆絮」單衣,何況平時?
北國風雪飄飄天寒地凍,「豈止」子騫御車時?
然子騫身寒心不寒,一心代求:『母在一子單,母去三子寒』。
這是怎樣的一顆心?
或許應該反過來問:這不是怎樣的一顆心?
我看到,子騫心,沒有怨懟、沒有忿懣、沒有自憐、沒有自傷。他的心不止善良,更直逼純樸、純情、純清、純淨,無一雜質。
一句「母在一子單,母去三子寒」,輕輕守護一家天倫,更且杜絕天下悠悠批評眾口。善哉!子騫!雪中身影如此動人,純情之性如此動人。
0 回應留言:
張貼留言
親愛的朋友:歡迎留下足跡。非Google帳號留言,請選擇:「發表留言的身分」→「名稱/網址」→「張貼留言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