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3-07-25

《玄奘之路》11/12 嘔心瀝血


(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-Ie_9d3bJk)

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【轉貼來源】http://people.chinese.cn/whcs/xuanzang/article/p7.html

過了幾天,玄奘到洛陽去拜見唐太宗。唐太宗問起他路上所走過的地方,這些都是前人沒有記載過的,而玄奘因為親自遊歷過,每到一處又非常留意,所以應答如流。唐太宗非常滿意,建議他專門寫一本書來記錄這些沿途的見聞。唐太宗覺得玄奘很有才幹,就勸他不要再做僧人,來幫助自己治理國家,玄奘委婉地推辭了。唐太宗邀請他跟自己一起帶著軍隊出征,玄奘也委婉地拒絕了。按佛教的規定,僧人應該迴避戰爭這樣的場面。

翻譯佛經是玄奘特別關心的事情,他請求到河南嵩山的少林寺翻譯佛經,因為那裡很安靜。唐太宗讓他住在長安城的弘福寺,說那兒也很安靜。玄奘擔心會有很多看熱鬧的人,就請唐太宗派人看守寺院的門。唐太宗很愉快地答應了,並指示政府有關部門協助玄奘完成翻譯佛經的工作。

玄奘從洛陽回到長安,住進弘福寺,向政府要求配備各方面的翻譯助手。過了幾個月,數十名從全國各個寺院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集中到了弘福寺。玄奘考慮得很周密,他擔任主要翻譯工作,助手們有的負責與他商定譯文的內容,有的負責將譯文連接成通順的文句,有的負責記錄譯文,有的負責抄寫,還有人負責核對所讀的梵文是不是準確,等等。玄奘與這些助手馬上開始進行翻譯工作,有些短的經文當天就譯完了,有的過了幾天才譯完,有的直到年底才譯完。玄奘把這些譯好的經文陸續獻給唐太宗。

當然,他沒有忘記唐太宗建議他寫的那本書,那也是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迫切想看到的書。幾乎與翻譯佛經同時,他開始撰寫記錄沿途見聞的《大唐西域記》。這本書由他口述,他的學生辯機筆錄,花了一年多的時間,到貞觀二十年(646)的秋天,他完成了這部十多萬字的著作。中國古代文言以簡潔著稱,十多萬字是一個很驚人的篇幅。

這本書詳細記載了他離開高昌以後的行踪,把他親自到過的110個和聽別人談到的28個國家、城邦、地區各方面的情況都作了介紹。書中涉及的地域幾乎包括現在所說的中亞和南亞地區。這些地區7世紀前的的歷史和地理資料流傳極少,尤其是古代印度的歷史,幾乎是一片空白。要想了解7世紀前的印度,《大唐西域記》幾乎就是唯一可靠的文獻資料。近現代從事中亞和南亞歷史、哲學史、文學史、政治思想史等方面研究的學者,都離不開這本書。事實上,這也是玄奘最為人熟知的作品。

近現代的考古學家依據這本書的記載,成功地發掘了許多古老文化的遺址:叉始羅的廢墟、王舍城的舊址、鹿野苑的古寺、那爛陀寺的遺跡,等等。印度著名歷史學家馬宗達在他的著作《古代印度》中讚美說:「我們記述的有關戒日王的絕大部分事實都來自一個(中國)遊方僧的驚人的記載,此外,這些記載還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印度當時情況的圖畫,這種圖畫是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。」

玄奘本人最關注的還是翻譯佛經的事業。他回到中國之後,直到去世為止的約20年時間,幾乎都在帶領學生們從事翻譯工作。他有計劃地翻譯帶回的佛經,不僅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寶庫,也為印度保存了珍貴史料。他譯經的態度非常嚴謹,由他擬定的分工合作的翻譯程序多達十道,保證了譯文的高水準。他花了兩年多時間譯出篇幅很大的《瑜伽師地論》,將它獻給唐太宗。在得到唐太宗的誇讚後,他趁機請求皇帝為他翻譯的經書寫一篇序文。唐太宗答應了,親自動手寫了一篇781個字的序文,作為所有經書的總序。唐太宗等皇帝的支持,保證了玄奘的翻譯工作受到最大保護。

貞觀二十二年(648)冬天,在皇太子、後來的唐高宗李治(628—683)的主持下,一座新的宏大寺院慈恩寺建成了。玄奘奉命搬進這裡,繼續他的翻譯事業。當時唐太宗已到晚年,健康狀況不佳,開始信奉佛教,經常要求玄奘陪伴他,聽他講解佛法和取經路上的見聞,並嘆息說:「我遇到法師的時候太晚了,來不及使佛教更加興盛。」玄奘白天陪皇帝談話,晚上回到寺院裡繼續翻譯佛經。

不久,唐太宗就去世了。玄奘感到歲月的無情,為了完成更多的翻譯工作,他給自己規定了每天的任務,如果白天有事情耽誤了翻譯,晚上一定加班彌補完成。他嚴格遵守佛教的各種戒律,同時還要負責給求學的僧人們講課,並管理寺院裡的種種事務。

唐高宗永徽三年(652),玄奘已經超過50歲了。他擔心從印度帶回來的佛經遭遇散失、火災等災難,就請皇帝批准他在慈恩寺的西院造一座塔來存放這些經書。玄奘親自帶著工具搬運土石,帶領眾人很快修成了這座塔。這座塔的外形與中國傳統的塔不太一樣,有人認為,它很可能模仿了印度那爛陀寺附近山上的那座大雁塔。可惜的是,這座塔質量不太好,30年後就塌了。女皇帝武則天(624—705)重修了這座塔,正式命名它為大雁塔。這座塔後來又經過多次重新修建,現在仍立在西安市的慈恩寺裡。

0 回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親愛的朋友:歡迎留下足跡。非Google帳號留言,請選擇:「發表留言的身分」→「名稱/網址」→「張貼留言」。